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对广西某养殖户送检的病竹鼠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鉴定,根据发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绿脓杆菌细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阿奇霉素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利福平和阿莫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82.
室内模拟水华蓝藻对沉积物中Cd迁移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模拟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Cd在蓝藻水华爆发时的迁移释放,通过研究水华蓝藻的主要藻种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对沉积物-水界面环境条件(如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不同深度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来进一步分析铜绿微囊藻爆发时对沉积物中Cd迁移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了界面pH值和溶解氧条件,改变了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Cd从沉积物内部向水体系中扩散的速率,铜绿微囊藻能够吸附上覆水中的Cd进而影响Cd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方面有了很大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 aslugtrlosa,PA)作为重要的降解菌株之一,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降解物质种类广泛,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PA的降解特性、代谢途径、遗传基础与酶系及促降解物质在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体中不同方式和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YY24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样本30尾,试验时间10 d,每2 d投放1次YY24,并保持其活性完好,有效养殖水体(50±3)L,控制温度(28±1)℃,盐度(20±1),每天每箱投料量按总重量的1%,溶解氧充足。试验期间,每24 h测定水体基础指标,在试验开始后的0、12、24、48、96、144、168、192、240 h测定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存活率与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明显净化水质,试验组的pH呈上升趋势,各试验组NH_4~+-N、NO_3~--N、NO_2~--N浓度均在96 h时就达到最低值;初始投放10~6CFU/m L浓度的YY24,在96 h内去除氨氮的效果较好,而每隔一天投10~4CFU/m L浓度YY24的持续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5.
大量含氮、磷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当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导致湿地环境越来越恶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对污染水体的修复已迫在眉睫。本实验以1/5的Hoagland溶液为培养液,设置0 mL·L^-1、20 mL·L^-1、40 mL·L^-1、80 mL·L^-1、160 mL·L^-1五个铜绿微囊藻接种浓度梯度与0 mg·m^-2、100 mg·m^-2、200 mg·m^-2、400 mg·m^-2、800 mg·m^-2 5个少根紫萍接种浓度梯度进行双因素正交试验。结果发现,在0~15 d内,所有少根紫萍接种浓度和铜绿微囊藻接种浓度处理下,水体中总氮(TN)、磷(TP)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铜绿微囊藻和少根紫萍共培养比各自单独培养对污染水体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15d后测定培养液中藻毒素和少根紫萍体内藻毒素含量,结果表明少根紫萍可有效吸收培养液中的藻毒素。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铜绿微囊藻可促进少根紫萍生长,高浓度铜绿微囊藻抑制少根紫萍生长,少根紫萍可有效吸收培养液中的TN、TP和藻毒素。在铜绿微囊藻浓度为20 mL·L^-1、少根紫萍接种浓度为400 mg·m^-2时,浮萍生长状况最好,对培养液中TN、TP及藻毒素的去除率也达到最高。综上所述,低浓度铜绿微囊藻和100%覆盖率的少根紫萍共培养用于湿地水体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从鸡场长期堆放羽毛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降解羽毛能力强的菌株。该菌株在牛奶平板上培养24 h后产生透明降解圈,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边缘模糊,产生绿色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生化试验显示,该分离株能够水解牛奶、明胶,具有角蛋白酶活性,能利用柠檬酸盐,硝酸还原反应阳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GenBank登录号:BAMA01000316)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分离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并正式命名为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将该分离株在以1%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 h后角蛋白酶活性最高达到60.3 U/mL,对羽毛降解率为85.7%。本研究中分离获得的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可用于畜禽废弃物的处理。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为将水杨酸应用于除藻剂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和各类试剂及试剂盒等对经不同浓度(0.02、0.04、0.06、0.08、0.10和0.12 g/L)水杨酸处理铜绿微囊藻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包括生长抑制率、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水杨酸浓度越高,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0.12 g/L水杨酸的抑制率最高,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48h后抑制率达95.66%.经0.10 g/L水杨酸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0.12 g/L水杨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促使铜绿微囊藻中的藻蓝蛋白(PC)含量相对降低、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相对上升,但藻红蛋白(PE)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结论]水杨酸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等光合色素,阻遏其对光的捕获及吸收,扰乱藻胆蛋白各组分构成,从而致使藻类生长受抑,甚至死亡.即藻类叶绿素a是水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一个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88.
以一株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蓝藻水华的生态控制。结果表明,侧孢芽孢杆菌可以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使其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了其光合作用的活性,达到限制铜绿微囊藻细胞增殖的目的。这种抑制作用与侧孢芽孢杆菌的细菌含量成正比,初始接种的菌体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且这种限制作用在菌藻接触后的8~10 d较为显著。将活菌数≥108个/mL的侧孢芽孢杆菌按0.50、1.00 mg/L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的富营养水体,在60 d内不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藻类的数量,增加藻类的种类,提高养殖水体中藻类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好地调节藻类群落结构。研究显示,侧孢芽孢杆菌因具有较强的抑藻能力,在生物修复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崔建升  齐彩亚  刘小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48-12150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荧光对HgCl2生物毒性响应规律。[方法]以铜绿微囊藻为材料,以铜绿微囊藻在其最佳发射和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为测量指标,初步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荧光强度值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有不同的影响,低浓度(0.002~0.004 mg/L)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表现为藻液的荧光值变小;0.010~0.400mg/L的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藻液荧光值变大,且随着HgCl2浓度增高这种抑制作用也随之变大。可见HgCl2对铜绿微囊藻的荧光变化效果呈显著的浓度-毒性正相关关系(R2=0.963 5)。[结论]该研究为快速测定水质毒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张祥胜  许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45-16547
[目的]为分析前期研究获得的产糖脂铜绿假单胞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应用于石油、食品、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的潜力,从而对该糖脂粗提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Z1发酵产生鼠李糖脂粗提物的CMC,并研究其在不同温度、盐度、酸碱度下表面活性的稳定性,同时与化学表面活性剂SDS进行比较。[结果]Z1产鼠李糖脂在-20℃常压和121℃的高温高压下表面张力均保持在40 mN/m以下,在NaCl浓度达30%情况下,表面张力也保持在37 mN/m以下,但在pH<4及pH>10的情况下,其表面张力均大于40 mN/m,分析可得其对温度、盐度表现极强的耐受性,但对酸碱度的耐受性较弱。[结论]该研究表明,鼠李糖脂表现具有极高的温度和盐度耐受性,且研究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或其发酵获得的糖脂粗提物具有推广应用于石油等领域的潜力。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该糖脂在酸碱度的耐受性方面较弱,需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